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介绍,人在重阳节死了好不好
参考
开源网站- 高高
- 时间2021-09-02 11:30:50
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历和传说,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?重阳节被称为“祭祖节日”,那人在重阳节死了好不好?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都要干些什么呢?大家可以了解一下。
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
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上古时期,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。
最早的文字记载——《吕氏春秋·季秋纪》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之要。藏帝籍之收于神仓,祗敬必饬。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
重阳节,战国时期就已形成,魏晋时期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,唐代则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
重阳节这天,人们都要和家人一起登高,以此“避灾”。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,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2006年5月20日,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人在重阳节死了好不好
重阳节一直被认为是老人节,按照民间说法,如果这一天去世的话,应该是很好的。就风水学而言,重阳节正逢祭祖之日,所以重阳节去世的人运势应该还不错。
重阳节本身的意义就是纪念死去的人,在古时候,重阳节祭祀礼俗很盛行,因各地礼俗的不同,祭祖形式也各异。
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,在这一天,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。重阳佳节,有登高、赏菊、喝菊花酒、吃重阳糕、插茱萸等等风俗,活动内容非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