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有多少年历史?带你了解中秋节的前世今生
日期:
2023-08-23 11:48:21
来源
网络
推荐人脑袋空空
中秋节有多少年历史?带你了解中秋节的前世今生。虽然时代变迁,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持续传承,成为中华民族保留最久、最重要的节日之一。一般来说,每年的农历八月前后,天气都是清爽宜人的,所以农历八月被称为“爽月”。
2023年农历八月天气怎么样?本月黄道吉日是哪些日子?赶紧看看。
中秋节有多少年历史?
中秋节距今有
1300多年的历史,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,大约是在唐代。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或团圆节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时在农历八月十五;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,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。
根据史籍的记载,“中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中。到魏晋时,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中秋节的前世今生:
中秋节的前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。相传,古代帝王崇拜太阳,将一年分为四个季度,每个季度结束时举行祭祀仪式。而农民则崇拜月亮,因为月亮与农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。于是,中秋节作为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开始流传。
中秋节的今生则可以追溯至唐朝时期。唐朝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时期,中秋节也逐渐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。当时人们喜欢在月下赏月、赋诗作赋、吃月饼、吃柚子等,以表达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唐朝的文人墨客,如杜甫、白居易等,也纷纷将中秋节作为题材进行创作,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。
在明清时期,中秋节更是达到了顶峰。皇帝会在宫中举办盛大的中秋庆典,赏月、品尝大餐、享受演艺表演。而在民间,中秋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,亲人们会相聚一堂,共同品尝中秋节的特色美食,共同欣赏月亮。
而中秋节至今,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。不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农村,人们都会在中秋节前一天或当天放假,相约家人、亲友,共同聚餐、赏月、吃月饼。此外,中秋节还有一项特有的活动,即赏月。人们会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,摆席坐卧,欣赏月亮,祈求平安与幸福。在当代,随着科技的进步,人们也可以通过电视、手机等媒介观赏中秋月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