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?关于中秋节的冷知识
脑袋空空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3-08-23 11:57:58
中秋节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?关于中秋节的冷知识。农历八月是赏月的最佳时期,有着“月见夜色美,天高星繁河汉长”的美景,所以民间称八月为“月见月”。
2023年农历八月的更多内容查询,就在本站中。
中秋节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?
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,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截至2020年12月,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(名册)项目共计42项,总数位居世界第一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:
1、传统技艺、医药和历法;
2、传统礼仪、节庆等民俗;
3、传统体育和游艺;
4、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;
5、传统美术、书法、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曲艺和杂技;
6、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关于中秋节的冷知识:
中秋节的昵称有多少
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。农历中一年分四季,每个季节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部分,中秋即三秋之半的仲秋,故中秋节也称为“仲秋节”。因为日期在农历八月十五,又称为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半”、“八月会”;因为赏月拜月的习俗,又称为“拜月节”、“追月节”、“月亮节”、“月夕”等;因为月为阴,拜月以女性为主体,所以中秋节又称“女儿节”。除此之外,还有“团圆节”、“秋节”等别称。
中秋节与月饼的关系
月饼又叫小饼、月团、团圆饼等,是中秋节的祭拜食物之一。“月饼”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文献《武林旧事》,是一种蒸食点心,和中秋节并没啥关系。直到明代,月饼才和中秋有了联系。明代散文集《西湖游览志馀》中明确记载八月十五中秋,民间会互送月饼,“取团圆之意”,这是文献记载的月饼首次亮相中秋舞台。此后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主角,吃月饼成为最重要的习俗。
月饼怎么吃最健康
月饼是高油、高糖食物,过量食用不利健康。因此医生和营养学家建议,成年人一天食用月饼的量尽量不要超过一百克。同时,健康吃月饼要学会搭配,比如配开胃茶、消滞茶等,可促消化;也可以和水果、纯果汁搭配,略带酸味的水果或纯果汁,可以缓解油腻的感觉。纯果汁中,汇源100%系列是不错的选择,口感纯正,营养丰富。
五仁月饼里是哪五仁
月饼江湖中,五仁月饼一直是神奇的存在,爱的人觉得它越品越香,不爱的人想把它“请出”月饼界。那么问题来了,你知道五仁是指哪五仁吗?是不是说不上来。对于五仁的成分,国家其实有明确标准:只有广式月饼果仁类中使用的核桃仁、杏仁、橄榄仁、瓜子仁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能称为“五仁月饼”,其他果仁的只能叫“果仁月饼”。